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浪的门面被誉为“公共厕所”口碑崩坏国民软件微博的堕落之路

日期:2025-01-18 点击量:

  同时曹总自己也公开表示★★,短视频是新浪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和2015年相比★,2016年微博短视频播放量增加了大约10倍★★。

  即使各位对粽子吃咸的还是甜的★、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但对微博的用户体验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烂★”★★★。曾经的“微博”并不仅仅指的是现在大家所见的★“新浪微博★”,此前四大门户也都做过微博★★,那么,新浪微博是怎么脱颖而出的?它是如何成为全民APP,又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这就是曹总的厉害之处,他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预判非常精准,在10年代就明白了在座的各位今天肯定会刷短视频,大家以后肯定更注重使用轻薄便携的手机,所以决定使用移动客户端之后微博所有的功能都是先满足移动端,再迁移PC端,并且很早就投资了秒拍,把它当成重中之重来对待。

  谁也想不到当初拳打网易,脚踢腾讯的新浪微博,变成了现在日活两亿五★,评分二点五的恰饭平台。

  如今新浪旗下的产品确实不多了,除了微博以外,就剩了新浪财经、新浪新闻、新浪邮箱等产品,在手机的应用商店中可以看到★★,微博的下载次数达到了70亿次★,而剩下的产品下载次数全部加起来都不及它十分之一,只能算是几朵陪衬的叶子,微博才是新浪的一枝独秀。

  恰巧微博又提供了一个自由又便捷的表达平台,这下可不是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了嘛★。微博创造热点的能力本来就强,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见解让他们在微博上积累了大量粉丝和强大的影响力。

  我想当初用户对微博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它“快★★”吧,现在用户对微博重拳出击就是因为它“烦”。

  其中一个投资人看到曹总第一件事不是寒暄叙旧,说点客套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毫不避讳地表示质疑:“你们这个东西以前蛮好,现在我们不用了,不但我们不用,我的朋友也不用。那这个数字怎么来的?这个增长怎么来的★★?”曹总一时哑口无言。如今微博这阵势★,那投资人见了恐怕肠子都得悔青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浪创业的时候,四大门户都做了微博★,四大门户也就是除了新浪之外还有大家熟识的腾讯、网易、搜狐。当时虽然新浪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但是差距不明显。

  然而,方舟子的打假活动也遭遇了诸多争议和阻力。有时候这哥说话太尖锐了,一来二去经常有人跟他吵起来。平台监管可不管谁对谁错★★★,被举报得多的★★★,发言有敏感词被抓包的,统统给你禁。一拳难敌四手★,方舟子的微博账号就这样多次被封禁。这也是他注销账号的原因——破防了,实在是骂不过了★★,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不得不佩服曹总的高瞻远瞩,让微博在生死关头不仅存活下来了★,越活越滋润了。2017年4月17日,新浪微博上市三周年,微博的股价也比IPO时增长了近两倍,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年轻的百亿美元市值公司。2018年★,微博股价从IPO时的17块,涨到51块★,是原来的3倍★。

  面对身后步步紧逼的对手★★,曹总凭借他的果断和坚决,迅速扩大了微博的社区规模。这就好比你买了某品牌全家桶,那么想要添置新家电的时候也会自然先考虑这个牌子,毕竟物联确实方便。新浪一顿操作猛如虎,缺什么功能尽快上什么功能,用户粘性就强了,那些对手也只能望洋兴叹宣告放弃了★。

  面对微博的冲击★★,传统媒体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纷纷入驻微博。从最初的观望到后来的主动出击★★,官媒央媒也开始在微博上大展拳脚,甚至与微博达成官方合作。类似★“看春晚,打开微博微信摇一摇,赢大礼”的广告语你一定听过★★,因为截至2024年,微博已经连续十年与央视春晚达成深度合作了。

  现在提到新浪,你还能想到什么?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微博,虽然这个产品已经改名,去掉了母公司“新浪★”的前缀,但它已经成了“新浪★★”的代名词★★★、外包装★★。

  2009年★,微博上线★★★。微博,也就是微型博客,它对标的就是推特,将发言字数限制在了140个字符以内。这意味着用户的表达门槛降低了,随便写几句话也能得到浏览和评论★★。

  想必大家有所耳闻啊,早期的微博被网友们称为公知集散地。当时的微博吸纳了很多博客用户,由于这个历史原因★★,微博用户里是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的,给他们一纸一笔他们就能指点江山★★★。

  当时,他的微博账号成为了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和辨别真伪信息的验金石,就跟当下高考填志愿都找张雪峰看看一样。

  当时的计算机还没普及★★★,博客帖子的内容又动辄成千上万字★★★,撰写和浏览的群体都是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群体★★★”,没个三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玩博客的。此后★★★,新浪博客和天涯网★★★、博客中国等论坛平台发展火热★。但曹总并未止步于此。经验丰富的他借鉴了推特的模式,琢磨起了中国版“Twitter”。

  其实当时曹总并没有急,虽然那段时间他到处吃闭门羹★。微博上市路演的时候,曹总亲自下场,带着亲信走访了七八十个基金,开了七八十个会,可几乎没有一个基金下单。为什么呢?主要还是2014年这些基金已经有很多华人分析师或者投资经理了,这些人往往是微博早期忠实粉★。

  同时阅读时间也降低了★★★,点击量阅读量相比博客呈几何级暴涨★★。用户们都说微博是照搬推特,但实际上微博没有完全模仿,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微博学的是Twitter的机制、产品形式,但是比Twitter更早推出移动客户端★,而且微博一开始就支持视频★,Twitter在很多年以后才开始支持视频★。

  投资人不理解★★,但曹总心里可是门儿清的。微博最初的很多用户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高端用户。但在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时,再往下到三四五六线城市,还是有很多机会。所以曹总并没有被这些拒绝打击信心,反而更有信心了★★★。

  曹总当年对微博★“All in★★★”的全力投资终于是有了回报,如今公司上下都靠着它养老了。

  表达成本低,阅读成本低,转赞评的互动体验更是让人欲罢不能,这可不比博客好多了。于是大量用户纷纷涌入微博。据新浪公布的数据,2010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就突破了千万大关。

  新浪微博是怎么靠模仿起的家★?又是怎么从众多微博中做到独领风骚?又是如何一步步跌落神坛的?

  在曹总的带领下,新浪再创辉煌★,2014年4月,微博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

  大家听到“公知”一词可能没啥好印象,感觉他们操纵着公众舆论,颠倒是非。但其实这些公知给群众带来了除官方观点外其他的解读角度,也揭露了一些行业黑幕,为热点事件带来了理性思考★。

  微信看起来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但其实它跟微博不在一个赛道上。曹总对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化定位做得很好,微信是私人社交★★,微博是公开社交媒体★。这两种定位在市场同时存在,需求也同时存在。

  我们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士,这位公知所言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无法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打击了一些不良现象和风气。

  到这里微博的发展就一帆风顺了★★★?不不不,自古以来好事多磨。2012年★★,隔壁企鹅厂新推出了微信★,本来拥有QQ的他们品牌影响力就大★★★,微信一出就门庭若市,微博的用户都被分走了★★★。

  用着用着,大家就发现,人人都能在微博上随时随地发布、阅览讯息★★,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则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去选题、采写和整理审核,新闻发布的速度和数量完全干不过微博,大家在微博这个平台上能吃到更多更新的瓜。渐渐地,微博颠覆了传统媒体行业,掀起了一场自媒体革命。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下定决心那就专注到底★★。那一阵子,新浪将重心全部放在了这个“微博”项目上,可谓三军用命★★★,势不可挡★★★。

  比如早年间有一位因在微博上发起的科学打假运动而闻名的生物学博士方舟子★★★。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因为这位大哥早在2012年就注销了微博★★★。说起来他当年也是个江湖风云人物,这个社会上每行每业多少都有点潜规则和灰色地带,有些人沉默忍受★,但有些人就看不下去。方舟子就属于后者。他通过微博扒了许多学术不端的伪君子的底裤,曝光社会上的伪科学现象★★,赢得了“打假斗士”的称号★★★。

  它就是广告泛滥、娱乐至死、戾气浓重的微博。这软件口碑不行,却有大量网民删了又装,边骂边用★★★。

  带着这样差异化竞争的战略,曹总又对微博进行了优化★★★,简单来说就是布局短视频、直播★★★,以及加强垂直领域内容的拓展,争取三四线城市的年轻用户。